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智慧家庭养老服务体系

智慧家庭养老服务体系

来源:网络

日期:2022-07-22 17:29

智慧养老是面向居家老人、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,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、快捷、高效、低成本的,物联化、互联化、智能化的养老服务。
 

随着科技进步,新型养老方式日趋流行,社会上也涌现出一系列如只为父母设计的电视盒子等高科技产品,提升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,最大程度的解决空巢老人寂寞的问题,是智慧养老,候鸟式养老,信息化养老,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。智慧养老经过一年多的良好运营与快速成长,获得了政府、行业、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认可,让老人充分享受物联网带来的便捷和舒适。

 

近年,智能养老发展较快,智能养老、智慧养老在服务老人方面,起到了一定的作用,但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方面,养老信息化与企业信息化并无太大差别,也有一些较为成熟的应用,比如电子围栏技术已较为普及,包括电子大屏、呼叫中心等,这些也仅做到了信息化。从大数据和智能化的角度考虑,需要解决针对老人餐食的营养管理、饮食控制等,以及对护理人员和老人进行匹配等存在较大独特性的问题,而是否能提供老人需要的服务等诸多问题则需要不断探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《规划》科学提出了“十四五”期间养老服务发展主要目标,力争到2025年底前,基本形成与本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、与养老服务需求相匹配,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、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,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持续扩大,养老服务产品日益丰富,行业要素支撑不断增强,老年宜居、老年友好环境初步形成。

 

《规划》提出的“十四五”期间五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:服务保障能力不断增强,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100%,失能特困老年人集中供养率保持在85%以上。服务设施网络更加健全,区市、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、家庭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形成,街道和镇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分别达到100%、90%以上,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达标率达到100%,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60%以上。

 

综合监管制度更加完善,“互联网+”监管应用不断深入,新型监管机制全面建立,《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》强制性标准达标率达到100%。养老人才队伍量质齐升,养老护理员入职培训率达到100%,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养老护理员数达到25人。养老服务业态融合发展,形成一批产业链条长、覆盖领域广、经济社会效益好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。

 

针对以上这五大目标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养老服务工作主要将从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、优化社区居家服务供给、提升机构养老发展水平、促进医养康养有机结合、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、促进养老服务新业态发展、加强养老服务综合监管、加强养老要素支撑八个重点方面开展。

 

其中,完善养老服务保障制度方面,健全多层次长期护理保障制度,加快完善长期照护保障制度,推进居民长期护理保险试点,2025年底前,实现全覆盖。优化社区居家服务供给方面,2025年底前,将实现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,逐步完善“15分钟”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圈。

 

针对《规划》中提到的发展“家庭养老床位”这种新的养老服务方式,,是在“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”的养老指导思想下产生的创新举措,在各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。在必要的适老化改造和智能化设备安装的基础上,设置家庭养老床位,纳入养老机构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,并根据需求提供紧急援助、生活照料、康复护理等与床位相配套的照顾服务。抓紧研究制定家庭养老床位管理办法,规范管理和服务。